西安建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参加“第六届固废处理与生态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会”
2025-04-25  点击:[]


2025年4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主办,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同济大学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承办,清华大学、东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协办的第六届中国固废处理与生态材料学术与技术交流会在上海同济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会议主题为“双碳引领固废资源循环、智能驱动生态材料发展”,焦点是“碳中和背景下的固废资源化利用”,旨在致力于固废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和双碳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好的促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及学术交流,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艳教授带领青年教师参会。

王艳教授担任大会煤基固废分会场学术主席,并在中青年学者高端论坛分会场做了题为《废弃碳纤维对混凝土导电性能与电热性能影响研究》的特邀报告。报告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力学、导电、电热等性能。环境温度直接影响废弃碳纤维混凝土的电热阈值,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其电热阈值不断提高,在20℃、-10℃、-30℃下的电热阈值分别为1.0%、1.5%、2.0%。通过对改性后废弃碳纤维混凝土的电热性能进行模拟,表面改性后可有效提高废弃碳纤维的导热性,进而提高混凝土的电热性能。

会议期间,西建大材料学院刘文欢老师做了题为《循环流化床固硫灰基低碳矿井充填材料》的学术报告;张大旺老师做了题为《碱激发 3D 打印材料的制备与调控》的学术报告;朱绘美老师做了题为《碱激发粉煤灰材料的常温制备与凝结硬化过程》的学术报告;张路老师做了题为《镁渣骨料制备及湿法碳化改性优化研究》的学术报告。

据悉,本届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200余家企业的1000余位代表。除主会场12场精彩主旨报告外,大会还设立了“煤基固废”、“建筑固废”、“尾矿与再生砂石”等18个平行分会场,累计开展309个专题报告。 

大会有效搭建了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高水平交流平台,促进了跨学科融合与技术成果转化,彰显了固废资源化在支撑“双碳”战略、推动建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关键作用。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强化了行业共识,推动了科技创新,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