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开展“传承红色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
2024-06-06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学院全体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中国航天精神与宝成精神,激发党员干部的爱国情怀,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思想素质,锤炼过硬本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6月6日-6月7日开展了“传承红色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党日活动。

6月6日中午,全体人员抵达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参观学习。

两当兵变旧址位于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老南街 16 号,是两当兵变的指挥地,原为一进三院,现存二进院建筑格局。 1932 年,由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甘肃领导发动的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两当兵变”就发生在这里。

在两当兵变纪念馆,讲解员围绕红军长征在两当的革命历史进行讲解,全体党员紧紧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参观学习,瞻仰革命烈士遗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下午,全体人员抵达宝成铁路纪念馆参观学习。

宝成铁路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双石铺镇草店村,地处嘉陵江上游第一大峡谷——灵官峡。该馆主要有序厅、夜走灵官峡体验区、宝成铁路精神体验区、铁路知识科普区、未来展望区。体验馆运用声、光、电等多种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结合实物雕塑,以宝成铁路修建历史和《夜走灵官峡》一文为背景,利用多媒体、沙盘、场景还原等,展示宝成铁路与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的历史与成就。

全体党员紧紧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参观学习,认真学习一代代宝成人长期的艰苦实践中,始终坚持以路为家、埋头苦干,孕育形成了“不怕苦、不服输、不含糊”的宝成精神。不怕苦就是爱党报国、战天斗地;不服输就是自主创新、攻坚克难;不含糊就是坚守平凡、英勇无畏。

次日上午,全体人员抵达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参观学习。红光沟航天精神文化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的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创建于 1965 年,绵延 21 公里,是我国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三线研制基地、亚洲最大的常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我国航天系统首个建成投产、首个出产品的三线基地。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全体党员了解到“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前身为067基地,诞生了我国第一台远程火箭发动机、第一台姿态控制发动机等无数个航天第一,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后来,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党员来到201 洞,是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三线建设时期“三大工程”之一、红光沟唯一的进洞工程(泵水力试验室)。201洞分为上中下三层,

以沉浸式体验、场景体验为主,展示液体动力发展历程和航天重大工程。然而,在这座外表看似不起眼的山峰内部,却深藏着一个在当年老百姓眼中神秘而又伟大的山洞——“201 洞”。它就是067基地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水力试验室,曾经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心脏”。

全体党员在讲解员的讲解中了解到:也正是这个被称为“201 洞”的山洞试验室,锤炼出了一支以杨敏达为杰出代表的无私奉献、能打硬仗的航天试验团队,为十余种型号发动机研制提供了完整精准的试验数据。聆听了201洞建设、航天三线团队及英模事迹、液体动力发展历程、航天工程历程等故事,全体党员情绪激昂;党员们还了解了液流试验、泵水力试验、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工程、液体动力支撑航天弹、箭、船、星、器五大领域等科普知识,观看了震撼的数字化试车场景、航天重大工程、航天精神(“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新时代北斗工程)展示,沉浸式体验了空间站、畅游月球、探火之旅等场景;还有月地驾驶、火星救援、星际骑行、重返地球等体验项目。

通过此次红色实践研学,全体党员深刻体会到老一辈航天人隐姓埋名、埋头苦干、自力更生、自助创新,冲破国外重重封锁,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深刻领悟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东风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通过学习当年修建宝成铁路劳动建设者的艰辛和不易,感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战天斗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宝成精神。激励了党员立足岗位,吃苦奉献,争做红色革命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时刻铭记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发挥新时代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